慎選一棟安全耐震的好宅 才是生命財產的最大保障!
今天(4/20)上午09:42發生芮氏規模6.3淺層地震,地震深度17.5公里,震央為台灣東部外海,全台有感。氣象局指出:這次地震原因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造成。而晚間07:20到08:00在短短40分鐘內接連發生三次有感地震。一天連五震,而上午的地震是今天以來最大的地震,氣象局表示,不排除還有規模5以上餘震會發生。
延伸閱讀:戴雲發專欄|
在民國88年9月21日,台灣發生了近百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震度達芮氏規模7.3,共持續102秒,總計建物倒塌和損壞的有近10萬餘棟,死亡人數2,735人,傷10,002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人數初估在20萬人以上,共計損失達上千億元,當時對整個台灣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傷害,相信到現在提到「921地震」,大家心中還是餘悸猶存。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百年難得一次的意外,不用太杞人憂天。但事實上是,台灣地處地震帶,大小地震不斷,文獻紀錄中,記載台灣從1736年~1999年間,在1792、1845、1848、1862、1904、1906、1935、1941、1964、1999年,共發生10次慘烈的地震,換言之,台灣平均約30〜50年就有一次大地震的發生,所以說只要居住在台灣,每個人的一生平均有可能會遇到2〜3個致命的大地震,真的不得不令人擔憂。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曾經表示,台北若發生6.3級地震,會有4000棟以上房子倒塌。根據國家地震中心的研究,也更再再證明他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前台北郝龍斌市長指出:台灣地震頻繁,而大台北地區住宅密集,超過三、四十年以上的老房子不少,雙北市合計有94.7萬戶;坦白說,其防震係數不夠,一旦發生規模6.3級的淺層地震,半倒加全倒的房子,將難以想像,台灣是無法承受這麼大的災害的。
回想921大地震時,有很多房屋就像積木一樣,倒的倒、塌的塌,甚至有些大樓還硬生生地從中間斷成一半;或倒向隔壁棟,使其他房屋像骨牌一樣連著倒;或者是樓上直接壓扁一樓的,造成二樓變一樓的可怕景象;甚至上面樓層和下面樓層的柱子分開的,形成一樓還在,二樓以上傾斜的各式各樣景象,令人怵目驚心。同樣的,近年來各國地震頻繁,且有越來越嚴重的狀況,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11年引起大海嘯的日本東京大地震,都是近年來讓人難以抹滅的慘痛印記。
台灣200年內大地震彙整表(1736~1999) |
|||||
發生年代 (西 元) |
震央 |
死亡人數 |
受傷人數 |
芮 氏 地震規模 |
深度 |
1792 |
嘉義 |
713人 |
781人 |
7.1 |
– |
1845 |
台中 |
381人 |
– |
6.0 |
– |
1848 |
嘉義彰化 |
1030人 |
– |
7.1 |
– |
1862 |
台南茅港尾 |
整個城鎮由盛變衰(>500人) |
– |
7.0 |
– |
1904 |
斗六 |
145人 |
158人 |
6.1 |
7 |
1906 |
嘉義梅山 |
1258人 |
2385人 |
7.1 |
6 |
1935 |
新竹台中 |
3276人 |
12053人 |
7.1 |
5 |
1941 |
中埔 |
358人 |
733人 |
7.1 |
10 |
1964 |
嘉義白河 |
106人 |
650人 |
6.3 |
20 |
1999 |
南投集集 |
2735人 |
8700人 |
7.3 |
8 |
由上述列表可知淺層地震所造成的人員死傷會更嚴重。
※建築結構安全品質不可輕忽!
良好建築物的最基本首要條件就是結構安全。人在建築物裡活動得安心及安全,身體和心理獲得安穩及安定,才能進而顯現建物的正面價值和提升生活品質。
一般人對地震災害的盲點,多半只會注意到新聞媒體所報導的事件中,那些發生在各地區級數較大的地震,所造成的災害,但往往忽略不安全的建築物,其實才是地震造成民眾傷亡及財產損失的主因。綜觀921受災的建物,再再印証了房屋的結構安全,才是挑屋選項中的首要之選,豈可等閒視之。對於食安大家都會加以關注,但是房屋安全的問題,為什麼關切度比不上食安問題呢? 同樣都是對生命安全的維護,而且還有財產、金錢方面的考量,房屋結構安全的議題更應該加以深究才是。
一個好的房屋設計原則,應該是一般小型地震來時,房屋不致四處龜裂漏水;中大型地震來時,房屋仍是安全無虞的。惟有在超過法規設計地震力的最大災難來臨時,至少可以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逃離現場,以達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務。為達上述之安全需求,因此房屋建造的每項細節,自然得加以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