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所住所在所想17:異國小吃店裡的招財船

[專欄] 所住所在所想17:異國小吃店裡的招財船 

↑新竹市一家由泰國新住民經營的平價小吃,主要賣咖哩飯跟涼拌,內部接近門口的地方掛了一隻招財船。

因為網路推薦,偶然在新竹一間由泰國新住民所經營的一家平價小吃用餐,一坐進店內,便看見明示著老闆身份的佈置,有幾張泰國皇室的照片跟紙幣,靠近門口的地方還掛了一個漂亮的船兒,詢問之下說是泰國的招財船,難怪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

延伸閱讀:所住所在所想

最近到澳洲當台勞的新聞很熱,有些「台勞」理直氣壯地說不為錢要為什麼,有些則不服氣地說,自己是去見識異國文化的──有人說台灣人怕變成台勞的原因正是他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怎麼對待外勞的;一位朋友則告訴我,有個台灣學生到美國麥當勞打工的例子,「美國麥當勞得來速只有窗口,跟顧客接觸不到幾分鐘,要見識什麼呢?」

↑四方報封面(來源:四方報網站)。《四方報》是在臺灣的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之報紙型月刊。隸屬於世新大學台灣立報社,社址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發行人成嘉玲,總編輯張正。《四方報》透過郵局系統送達訂戶,其中越文版於台灣OK便利店、萊爾富便利商店、及部分7-11通一超商零售,發行量約為25,000份。部份文章有中文翻譯,是認識新住民文化的管道。

看著頭頂上的招財船,心想異國文化就在身邊,而且還有好幾個國家可以見識呢,台灣的東南亞移民刊物「四方報」都辦出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五國母語的版本了(部份內容有中文翻譯);像這陣子去師大夜市一家越南小吃,我看到中越文雙語菜單上的鴨仔蛋,便跟朋友說起小故事,有些台灣人會害怕,但在外國媒體眼中,則是跟豬血糕、皮蛋一樣列為噁心食物,不過東南亞朋友則是覺得這樣(有胎形的蛋)才補身,不必出國就能做文化交流了。

 

↑《四方報》「豔驚四方-當代異鄉人創作展」開幕活動。國立埔里高工美術老師黃脩涵解析新住民的畫作,發現許多一般在台灣看不到的特色。

我曾經在四方報上看到,越南官員解釋對他們出嫁女兒仍要養娘家的事情,心想這文化也不錯,但往往在台灣被認為是「女兒賊」,後來在性別刊物卻看到外配說絕不會如此,從文脈看,似乎很怕「拿錢回去後頭厝」的污名,大概被強勢的台灣文化給壓過去了吧,本來我還期待台灣女兒一起堂堂正正地養娘家呢。

[專欄] 所住所在所想-作者照片(300x300) 

宋竑廣(臉書) jethwai@gmail.com

學歷: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畢
年齡:35歲(2012年)
經歷:台灣立報專欄寫手、復興電台節目音樂啟示錄固定來賓、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簡介:大體上過去所寫的題目是比較偏社會人文氣息的,希望用同樣的話語,為日常生活中的所在與所有,增添耐人尋味的氣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