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採訪位於巨城購物中心附近的「榀HOUSE」大樓案,說是大樓,其實是總戶數僅有8戶的集合式住宅,規模小歸小,但在工法方面挺有可觀之處。
[延伸閱讀] 榀HOUSE介紹
「榀HOUSE」為地上5層、地下1層建築物,由於基地座落民主路巷道內,周遭多為上了年紀的建築物,加上市中心土質普遍不好多為黏土及砂土層,業者在地質鑽探後經過結構技師的計算,是可以不做地質改良工程的,但為了慎重起見最後還是決定施作。
地質改良對業者來說是一件花大錢的工程,但消費者往往看不見,所以這是良心問題。筆者之前在報社服務,該報社在內湖蓋總部,光是地質改良據說便花上十數億!
唯有基礎穩固,建構在基礎之上的建築物才可長可久。「榀HOUSE」基地規模雖不若報社總部,但也用了5,000包水泥與將近150支的梅花樁來強化地基!就一般5層樓建築物而言,「榀HOUSE」的基礎做得相當扎實。
確保地基穩固後,緊接著就是提昇鋼筋混凝土的強度。「榀HOUSE」使用HFC(High Flowing Concrete)高性能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特點,在灌漿時的滲透性更高,更能與鋼筋結構密合,避免出現空隙。
在過去,地工與結構因為要花大錢,再加上消費者看不到也不甚關心,所以向來不是業者銷售的主流賣點。但在0206台南震災後,重新喚起民眾對結構安全的重視,筆者相信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建案強調這一領域。
結構完成後,室內地板與內外牆打底貼磚等都需要用到水泥沙。在過去,調和水泥沙都靠師傅的手藝,但不同工班與不同師傅調和出來的水泥沙品質往往參差不齊。為確保品質一致,「榀HOUSE」採用高成本的潤泰袋裝材。
顧名思義,袋裝材就是已調好比例的半成品,工人打開後加水就能使用,有一點類似中央廚房的概念,不僅能避免人為品質落差的問題,也能提高完工後的可靠度。這是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做法,東西雖好,但會增加不少造價,因此大新竹地區採用潤泰袋裝材的業者與案子並不多見。
由於滲漏水問題長年高居消費者購屋糾紛第一名,因此絕大多數業者都會強調防水工程,特別是在浴室方面。「榀HOUSE」除了將浴室牆面防水層從過去的150公分全面提升到天花板底外,還在浴室周邊全面施作止水墩,並針對牆面板材底部進行防水處理,以確保不會滲漏水。
總體來看,「榀HOUSE」規模雖小,但卻是今後建築同業在市中心推出小基地、小量體建案一個很好的參考範例。它彰顯一個新的推案觀念:在市中心,即便是小型集合式住宅,也要以高規格做法來對待。(採訪/陸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