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住所在所想20:一千塊出頭就能測輻射屋喔!(3)

所住所在所想20:一千塊出頭就能測輻射屋喔!(3) 低劑量對人體的影響003 輻射檢測示範(資料照片) 

一直以來要跟台灣民眾介紹防範(人工)輻射污染的知識時,由於相關知識領域有好幾種,以及專業術語龐雜的關係(我也不是專家),而有不易咀嚼的困難,剛好上次介紹的日本家用輻射偵測器的說明書,編排很適合一般人吸收閱讀,也讓我可以決定在這個短篇幅的專欄裡要介紹什麼。

考量到台灣常見的輻射知識背景,在說明書提到的種種事項中,有兩點我想特別補充說明一下,一個是所謂低劑量被曝的可能危害,一個是偵測的應用範圍,將於這回與下回的專欄分別說明。

延伸閱讀:所住所在所想

所住所在所想20:一千塊出頭就能測輻射屋喔!(3) 低劑量對人體的影響001 所住所在所想20:一千塊出頭就能測輻射屋喔!(3) 低劑量對人體的影響002 

↑說明書第13~14頁,解釋輻射高劑量對人體的確定影響,與低劑量之可能(機率)影響,以及可能引發的病症。這本冊子是由日本首都大學東京大學院、人類健康科學研究科放射線科學域福士政廣教授監修。

一般人聽到核爆,聽到(人工)輻射外洩、被曝等,最常問到:「那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說明書第13、14頁(見附圖)要說明的低劑量被曝,就是這個部份的知識。所謂低劑量被曝,是指被曝100毫西弗以下的狀況,在比這個數值高的時候,「確定」會發生脫毛與白內障等狀況;但比這個數值低的時候,不代表就是安全的,在不明的機率關係下,人體「可能」會有遺傳的影響,包括所謂的遺傳障礙(先天異常)、癌症、白血病等。

 

影片:公視「我們的島(Ourland)」:輻射屋10年紀事紀錄片,「在台北,平均開車20分鐘就會經過一棟輻射屋」。簡介寫到「輻射屋居民在罹患白內障、甲狀腺腫瘤以及白血病等血液病變的疾病上,也有較高的風險,然而這些疾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而遺傳上的問題甚至要等到生育時才會發現。」

雖然你可能會在新聞上看到「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委蘇獻章博士認為低劑量輻射致癌機率低,對人體是否影響尚無定論,民眾不用過度憂心….」(編按:請點選此處瀏覽相關報導)的說法,不過在這本說明書裡,是沒有不用過度憂心這樣的話的;你也有可能會看到,那是日本人太神經質了的說法,不過研究低劑量被曝健康危害的,當然也不只日本人了。

↑日本新聞媒體報導受邀訪日,報告低劑量對人體危害影響的俄國學者。

[專欄] 所住所在所想-作者照片(300x300)  

宋竑廣(臉書) jethwai@gmail.com

學歷: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畢
年齡:35歲(2012年)
經歷:台灣立報專欄寫手、復興電台節目音樂啟示錄固定來賓、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簡介:大體上過去所寫的題目是比較偏社會人文氣息的,希望用同樣的話語,為日常生活中的所在與所有,增添耐人尋味的氣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