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週報網站(以下稱本網站)依據《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稱個資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施行細則》等規定,特向臺端告知下列事項,敬請詳閱:
1. 蒐集之目的:依據法務部公告之《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網址:https://mojlaw.moj.gov.tw/LawContent.aspx?LSID=FL010631)填載如下,代號及項目名稱嗣後如經法務部公告變更,亦隨同變更之。本網站基於不動產服務(○○七)、行銷(○四○)、住宅行政(○四一)、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六三)、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六九)、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九○)等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範圍內,蒐集、處理及利用臺端之個人資料。
2.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本網站依前開特定目的,蒐集、處理及利用臺端之個人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電話、地址、電子郵件信箱,以及 臺端於本網站註冊之帳號及密碼等,以提供優質的服務予臺端。若臺端所提供的個人資料經本網站發現有錯誤、冒用、盜用或有他人檢舉等情形時,本網站在釐清爭議前將暫停提供對臺端的服務,以保障資料所有人之權益。
3.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3.1 期間: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存續期間/依相關法令規定或契約約定之保存年限(如:商業會計法等)/本網站因執行業務所必須之保存期間;前開期間重疊者,適用較長之期間。
3.2 地區:本國及住週有限公司所在地(以未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限制之國際傳輸個人資料之接收者所在地為限)
3.3 對象:個人資料得予住週有限公司利用,以提供優質的媒體服務,包括:(1)住週有限公司(2)臺端填寫之委託住週有限公司代收預約表單之公司。
3.4 方式:以書面或電子文件、電話、傳真或其他自動化或非自動化方式儲存、處理及利用。
4. 依據個資法第3條,臺端就本網站保有臺端個人資料得行使下列權利:
4.1 臺端得向得向本網站查詢、請求閱覽或請求製給複製本,而本網站依法得酌收必要成本費用。
4.2 臺端得向本網站請求更正或補充,惟依法臺端應提出適當之釋明。
4.3 臺端得向本網站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及請求刪除,惟依法本網站因執行業務所必須者,得予以拒絕。
5. 臺端不提供個人資料所致權益之影響: 臺端得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相關資料,若臺端拒絕提供相關個人資料,可能導致本網站無法提供最新相關活動訊息、不動產相關資料,例如,臺端填寫之預約表單相關內容等資訊。
6. 凡經由本網站連結至其他網站,基於各該網站均有其專屬隱私權政策,本網站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臺端在該等網站進行活動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均與本網站無關。
7. 當臺端瀏覽本網站時,伺服器可能使用〝Cookies〞技術自動紀錄臺端所瀏覽的網頁、網域及IP位址。此類資訊只作數據統計分析之用,以便做為網站廣告效果評估、改善網站內容及提升網站服務品質之參考,並無法識別臺端之個人身分。
如臺端對本網站的個人資料使用及隱私權聲明內容有任何疑問,歡迎於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點至下午5點,中午12點休息1小時,例假日除外)撥打住週專線 03-6681180
最近才跟朋友提到一個老案子, 在台北市喔.
建商把地下室部分劃為商場, 部份為停車位. 因為商場的部份經營不善, 所以都閑置下來, 被大樓住戶當作車道使用, 原車道被該大樓管委會畫為停車位租售.
結果最近因為商場部分被某公司標售下來, 打算在地下室經營一些 "需要隱私" 的行業, 所以要把商場的部份圍起來裝潢…
不過因為這行業有點 "敏感", 所以管委會就帶頭抗議.
該公司勘查一下現況之後, 發現停車問題這個事實. 這下可好, 公司揚言把權利範圍全部圍起來. 如果圍起來, 那麼大樓住戶的車子也沒有車道可以停到自己的停車位去 (因為原本應該是車道的空間被管委會畫為車位).
結果…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
1. 地下室空間居然可以變成合法商場? 這就是當初以住商混合開發的名義, 加上政府單位沒有思考到一些實際問題的結果.
2. 管委會居然可以自己畫車位? 可見得台灣的建築法規並沒有落實追蹤這一塊.
3. 當初承購管委會所畫的車位的住戶, 這下子可慘了… 那這筆帳, 要找誰算?
這個例子看似跟陸大提的案子沒有關係, 但其實我是希望指出台灣建築法規的不明確, 不周延, 加上民眾對於建築法規認識不清, 總總因素所致.
當然. 就如同戲稱 "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 一樣, 在台灣的社會有太多特權階級, 因為掌握某方面的專業知識, 進而得利, 然後漸漸地變得封閉排外, 為確保自己的優勢而想盡辦法不讓自己手上的專業知識外流, 漸漸地形成一座座的 "巨塔". 學界如此, 醫界如此, 法界如此, 建築界也不例外.
不敢苛求所有購屋的人都要懂建築知識, 但是如果全部都只聽銷售人員的片面之詞, 那只是讓自己陷入一種 "資訊不平等" 的險境. 購屋前還是要多做好功課.
只是提醒各位兩點:
1. 網路上的知識似是而非的一堆. 多採證, 多詢問專業人員才是真的.
2. 盡信書不如無書
版主回覆:(08/23/2010 06:12:38 AM)
dear Richard:
感謝分享這麼詳細的看法!
心有戚戚焉!!
版主回覆:(08/23/2010 06:13:16 AM)
dear jay:
掌握知識就是擁有權力呀!
(掌握情報好像也是。)